李山 - 胭脂系列-1995
估价:¥450,000 - ¥550,000
固定保证金:¥0
材质
丙烯 画布
创作年代
1995年
尺寸
92×56cm
签名
李山 LiShan 上海
拍品详情
《胭脂》是暧昧的,也是严肃的;是调侃的,也是认真的。
——朱其
李山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就像他另类的生物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独树一帜,让人觉得好奇、想去一窥究竟,而又不想过于亲近而倾向一种冷冷距离感的感觉。我们很难去界定李山是什么固定的风格,或者很难把他同那个敏感又伤痕累累的时代划上等号,因为他总是在变,在突破自我,在探索艺术的真髓,而且是以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不过,李山早期的“胭脂”系列和最近在创作的生物艺术系列,是他的两块最大的主题。李山自己谈到“胭脂”时说:“《胭脂》是一个成长过程。”从最早的《扩延》系列到随后创作的《胭脂》系列中从关心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关注个人的文化背景;转而又着手创作《阅读》以关心生物本身(苍蝇、鱼、飞蛾等)。这是一种跨越,也常常让人难以捉摸。也真的有许多不明之物在李山的头脑中活跃着,他们来去无踪,让我们产生莫名的神秘。
李山《胭脂》系列的创作始于1989年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在1993年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中,“胭脂”系列作品集体亮相。从此“胭脂”成为李山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名片。李山在“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展览目录里说:“‘胭脂’在我这里是动词,企图把什么胭脂去掉时,这并非是一种意愿或方法,而是陈说一种态度,它滔滔不绝地告诫,艺术与作品、艺术家无关……艺术一旦受到关注,就成为其自身的蹩脚复印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就李山看来,近代的知识分子与古代的知识分子已离开很远,似有“人心不古”,针对这种情态,李山在创作中放弃了现实的意义而回到表层,因为这样的思考不存在针对性,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李山之所以创作“胭脂”一来在于追求意义的放弃,二来则似乎在思考与媚俗现象的联系。早期的《胭脂》系列无疑含有“政治波普”的意味的。随后,李山的《胭脂》借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象性身体。《胭脂系列》,李山以柔媚的粉红色与流畅连绵的线条,绘制盛放的荷花形花瓣,色泽温润又柔和,有一种低调但精致的华美。他创作的色彩鲜艳、波普风格的肖像涂着口红、手持莲花,受到众多收藏家们青睐。李山的作品色彩明亮、风格强烈,多使用喷笔技艺。他的《胭脂系列-年轻的毛主席》创造出一个雌雄同体的政治形象。
《胭脂系列—1995》
胭脂系列是李山最为知名的代表作品,这个系列借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象性身体,表达了一种寓言性的个体经历和感受,大胆得为观者展示了一幅幅带有玩味意趣的政治图像。此幅作品中,以粉桃为花置于画面的最顶端,由黑白两色勾勒出的一个政治人物形象手执花朵,正义凛然,而丰腴的天使却正朝其脸上撒尿。整个画面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调侃意味,政治权威的被解构和被戏虐展现无遗。然而,细细品之,却又从那嬉笑之中跳脱开来,让人不禁开始反思,更看到了李山自己对于现世的思索和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
艺术家简介
李山,1942年出生黑龙江兰西。196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个展:1990年,个展,上海戏剧学院;1998年,“李山画作个展”分别于香港艺倡画廊,台湾天禾轩画廊;2001年,“李山:子非鱼”,顶层画廊,上海;2002年,“阅读-李山新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04年,“李山近期小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05年,“李山作品回顾展”(1990-2005),上海;2006年,“阅读-2003-2005照片”,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7年,“人类的进化已到尽头:李山之阅读-李山个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南瓜计划-李山、张平杰生物艺术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2年,粉红微笑之后:阅读李山,台北当代艺术馆。群展:1982年,“心迹-解放后三十年的中国美术”,布鲁克林美术馆,纽约,美国;1986年,“上海美术馆落成展”,上海美术馆;1988年,“上海第二届凹凸展-最后的晚餐”,上海美术馆,中国;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2年,“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的要点”,威尼斯,意大利;“毛走向波普-中国新艺术展”,悉尼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前卫艺术展”,柏林、海德舍尔姆,德国;鹿特丹,荷兰;牛津,英国;悉尼,澳大利亚;1994年,“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1995年,“中国新艺术1989-93”,温哥华,加拿大;1998年,“蜕变与突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新艺术展”,纽约;旧金山;西雅图,美国;当代美术馆,蒙特雷,墨西哥;香港艺术馆,香港;2000年,“FUTURO”中国当代艺术展,澳门;200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广东美术馆,广州;“第33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2003年,“颠覆与诗意-中国当代艺术”,Culturgest,里斯本,葡萄牙;“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展”;2006年,“虚拟的爱”,上海当代艺术馆;2007年,“第38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瑞士;“85新潮-第一次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8年,“多伦5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09年,“纸上-香格纳艺术家夏季群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0年,“零点时分-2010当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童话故事选集”—来自MaGMA的收藏,Opera Gallery,新加波。
竞买重要提示
- 本公司对本图录内所列明的的所有拍卖品的真伪及/或品质,均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成功后不得以拍卖品真伪及/或品质存在瑕疵为由拒绝付款。
- 本公司提供现场预展方式供所有竞买人在拍卖前对拍卖品进行实物审看,竞买人应亲自或委托代理人前来审看拍卖品原物,作为是否参与竞买及竞买价格的决策依据。
竞买人如不能接受本公司瑕疵不担保声明的,请勿参加拍卖!!!!
- 本公司为拍卖活动组织者而非实际出售方,拍卖活动由多方参与形成最终成交价格,拍卖成交后撤销将会影响拍卖委托人、买受人及其他参与竞买人多方权益,竞买人拍得拍品后不得以看错、没注意等主观方面原因要求退货。
- 对于参加竞买,但成交之后拒绝付款的行为,本公司将依据拍卖法及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敬请知悉!!
配送说明
一、请在付清拍品款项之后及时联系工作人员发货。
二、如您需要自提,请在工作日期间,持买受人的有效证件到公司提取。如买受人因故无法到场,可委托他人代为提取,且需同时提供买受人的书面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有效证件。
三、公司实行货到付款政策,默认为顺丰保价到付,若途中出现破损、遗失等情况,责任由买受人承担,泓盛拍卖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顺丰保价收费标准如下(仅供参考,以实际收费为准):
1、中国内地地区(快递产品):
声明价值500元及以下:1元人民币/票;声明价值501-1000元:2元人民币/票;声明价值1000元以上:保价费用=声明价值*标准服务费率(5‰),四舍五入取整。
2、中国内地地区(快运产品):
1)、快运标准达:物品计费重量≤40kg,收费≥2元;40kg<物品计费重量≤100kg,收费≥4元;物品计费重量>100kg,收费≥12元;超出最低保价金额时,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6‰),四舍五入取整。
2)、大票直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6‰),四舍五入取整,最低收费24元人民币。
3)、整车直达:保价费用=声明价值* 标准服务费率(5‰),四舍五入取整,最低收费30元人民币。
3、针对部分易碎品类货物(快递、快运产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8‰,时效及特惠产品最低收费2元/票,快运标准达最低收费3元/票起,大票直送最低收费32元/票。
4、针对部分易损件(快递产品):保价费用=声明价值*9‰。
5、中国内地至海外:
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声明价值低于(含)2000元人民币时,9.9人民币/票;声明价值高于(不含)2000元人民币时,中国内地至海外流向保价费用=声明价值*8‰。
详情可通过顺丰客服热线95338、当地收派员或点击在线客服咨询。
{
"artist": "李山",
"signature": "李山 LiShan 上海",
"composeTime": "1995年",
"description": null,
"startingPrice": 450000,
"video": [],
"correctWord": null,
"lot": "1121",
"redbold": null,
"exhibit": null,
"nearAuctions": [
{
"lot": "1122",
"specialcode": "W11061",
"imageName": "1122.jpg",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22.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1122.jpg",
"id": 49319,
"auctionCode": "W107067101",
"specialCode": "W11061"
},
{
"lot": "1128",
"specialcode": "W11061",
"imageName": "1128.jpg",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28.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1128.jpg",
"id": 49309,
"auctionCode": "W107067001",
"specialCode": "W11061"
},
{
"lot": "1101",
"specialcode": "W11061",
"imageName": "1101.jpg",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01.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1101.jpg",
"id": 49515,
"auctionCode": "W107070501",
"specialCode": "W11061"
},
{
"lot": "1102",
"specialcode": "W11061",
"imageName": "1102.jpg",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02.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1102.jpg",
"id": 49533,
"auctionCode": "W107222501",
"specialCode": "W11061"
},
{
"lot": "1103",
"specialcode": "W11061",
"imageName": "1103.jpg",
"imageUrl":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03.jpg!300w",
"detailedImageName": "1103.jpg",
"id": 49451,
"auctionCode": "W107220301",
"specialCode": "W11061"
}
],
"detailImage": [
"https://imageoss.hosane.com/upload/picW11061/big/1121.jpg"
],
"auctionEndtime": "2011-06-26 14:00:00",
"evaluateHigh": 550000,
"inscritptions": null,
"evaluateLow": 450000,
"pieceDimension": "92×56cm",
"auctionName": "<strong> 胭脂系列-1995 </strong>",
"special": 0,
"artistDetail": {
"artistresumeCht": "李山,1942年出生黑龍江蘭西。1963年畢業于黑龍江大學,1964年就讀于上海戲劇學院。個展:1990年,個展,上海戲劇學院;1998年,“李山畫作個展”分别于香港藝倡畫廊,台灣天禾軒畫廊;2001年,“李山:子非魚”,頂層畫廊,上海;2002年,“閱讀-李山新作品展”,香格納畫廊,上海;2004年,“李山近期小作品展”,香格納畫廊,上海;2005年,“李山作品回顧展”(1990-2005),上海;2006年,“閱讀-2003-2005照片”,香格納H空間,上海;2007年,“人類的進化已到盡頭:李山之閱讀-李山個展”,香格納H空間,上海;“南瓜計劃-李山、張平傑生物藝術作品展”,香格納畫廊,上海。2012年,粉紅微笑之後:閱讀李山,臺北當代藝術館。群展:1982年,“心迹-解放後三十年的中國美術”,布魯克林美術館,紐約,美國;1986年,“上海美術館落成展”,上海美術館;1988年,“上海第二屆凹凸展-最後的晚餐”,上海美術館,中國;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1992年,“卡塞爾文獻展”,卡塞爾,德國;1993年,“第4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藝術的要點”,威尼斯,意大利;“毛走向波普-中國新藝術展”,悉尼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國前衛藝術展”,柏林、海德舍爾姆,德國;鹿特丹,荷蘭;牛津,英國;悉尼,澳大利亞;1994年,“二十二屆聖保羅雙年展”,聖保羅,巴西;1995年,“中國新藝術1989-93”,溫哥華,加拿大;1998年,“蛻變與突破: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新藝術展”,紐約;舊金山;西雅圖,美國;當代美術館,蒙特雷,墨西哥;香港藝術館,香港;2000年,“FUTURO”中國當代藝術展,澳門;2002年,“首屆廣州三年展-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廣東美術館,廣州;“第33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瑞士,巴塞爾;2003年,“颠覆與詩意-中國當代藝術”,Culturgest,裏斯本,葡萄牙;“牆—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展”;2006年,“虛拟的愛”,上海當代藝術館;2007年,“第38屆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藝術博覽會,瑞士;“85新潮-第一次中國當代藝術運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08年,“多倫5年-中國當代藝術回顧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2009年,“紙上-香格納藝術家夏季群展”,香格納畫廊,上海;2010年,“零點時分-2010當代藝術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童話故事選集”—來自MaGMA的收藏,Opera Gallery,新加波。",
"artistborn": 1942,
"artistresumeChs": "李山,1942年出生黑龙江兰西。196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个展:1990年,个展,上海戏剧学院;1998年,“李山画作个展”分别于香港艺倡画廊,台湾天禾轩画廊;2001年,“李山:子非鱼”,顶层画廊,上海;2002年,“阅读-李山新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04年,“李山近期小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05年,“李山作品回顾展”(1990-2005),上海;2006年,“阅读-2003-2005照片”,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7年,“人类的进化已到尽头:李山之阅读-李山个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南瓜计划-李山、张平杰生物艺术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2年,粉红微笑之后:阅读李山,台北当代艺术馆。群展:1982年,“心迹-解放后三十年的中国美术”,布鲁克林美术馆,纽约,美国;1986年,“上海美术馆落成展”,上海美术馆;1988年,“上海第二届凹凸展-最后的晚餐”,上海美术馆,中国;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2年,“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的要点”,威尼斯,意大利;“毛走向波普-中国新艺术展”,悉尼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前卫艺术展”,柏林、海德舍尔姆,德国;鹿特丹,荷兰;牛津,英国;悉尼,澳大利亚;1994年,“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1995年,“中国新艺术1989-93”,温哥华,加拿大;1998年,“蜕变与突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新艺术展”,纽约;旧金山;西雅图,美国;当代美术馆,蒙特雷,墨西哥;香港艺术馆,香港;2000年,“FUTURO”中国当代艺术展,澳门;200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广东美术馆,广州;“第33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2003年,“颠覆与诗意-中国当代艺术”,Culturgest,里斯本,葡萄牙;“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展”;2006年,“虚拟的爱”,上海当代艺术馆;2007年,“第38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瑞士;“85新潮-第一次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8年,“多伦5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09年,“纸上-香格纳艺术家夏季群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0年,“零点时分-2010当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童话故事选集”—来自MaGMA的收藏,Opera Gallery,新加波。",
"showtag": 1,
"artistcode": "李山2",
"artistnameEng": "LI SHAN",
"artistdie": null,
"artistnameGer": null,
"artistnameFra": null,
"artistid": 148,
"orderchar": "L",
"artistresumeJpn": null,
"artistresumeEng": "Li Shan was born in Lanxi,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1942. He graduated from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in 1963. And in 1964, he studied at Arts Department (oil Painting) of Shanghai Theater Academy. Solo Exhibitions: 1990, Solo Exhibition, Shanghai Academy of Drama; 2001, “Li Shan: Thou are not the fish”, A room with a view, Shanghai; 2002, “Reading - the New Works by Li Shan”,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2004, “Li Shan - Small New Works”,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2006, “Reading - Photoworks 2003-2005”, ShanghART H-Space, Shanghai; 2007, “The Pumpkin Project - Li Shan & Zhang Pingjie Bio-Art Exhibition”,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2012,Pink smile: Reading Li Shan, Taipe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n Group Exhibitions: 1982, “Painting the Chinese Dream - Chinese Art 30 Years after the Revolution”, Smith College, Northampton Ma; City Hall, Boston, Ma; Brooklyn Museum, New York, USA; 1983, “Art and Experiment of 83” (Stage\\\\\\\\\\\\\\'83: Paintings Experiment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1986, “First Shanghai Concave – Convex Exhibition”, Xuhui Cultural Centre, Shanghai; 1987, “A State of Transition: Contemporary Painting from Shanghai”, Asian Fine Arts at 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 Hong Kong; 1989, “China\\\\\\\\\\\\\\/Avant-garde Art Exhibi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992, “Encountering the Others - Projektgruppe Stoffwechsel”, Dokumenta Kassel, Kassel, Germany; 1993, “45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Venice Biennale - Cardinal Points of the Arts”, Venice, Italy; 1994, “22nd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Sao Paulo”, Brazil; 1995, “Chinese New Art 1989-93”, Vancouver Art Museum, Vancouver, Canada; 1997, Faces and Bodi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Chinese Art of the 1990\\\\\\\\\\\\\\', Galerie Rudolfinum, Prague, Czech; OTSO Gallery, Espoo, Finland; 1998, New Voices: Contemporary Art Dialogue Among, Hong Kong Art Center, Hong Kong; National Taiwan Art Education Institute, Taipei; Liu Hai Su Art Museum, Shanghai; 2000, Futur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Contemporary Art Centre, Macau; 2001, Shanghai Star, Casula Art Centre, Sydney, Australia; 2002, Paris-Pekin-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Espace Pierre Cardin, Paris, France; 2003, Subversion and Poetry-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ulturgest, Lisbon, Portugal; 2005, Study Practice, Shanghai Gallery of Art, Shanghai; 2006, Art in Motion, Moca Shanghai, Shanghai; 2007, 85 New Wave - The Birth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2008, Five Years of Duolu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Shanghai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Shanghai; Collision-Experimental Cas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AFA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0, Fairy Tales Selections from the MaGMA\\\\\\\\\\\\\\'s collection, Opera Gallery Singapore.",
"artistnameChs": "李山",
"artistnameCht": "李山",
"artistresumeFra": null,
"artistresumeGer": null,
"artistbornold": null,
"artistdieold": null,
"artistnameJpn": null,
"lastmodify": "2013-06-17"
},
"condition": null,
"rateNumber": null,
"material": "丙烯 画布",
"form": null,
"awards": null,
"publish": null,
"howManyUser": 0,
"memorandum": "《胭脂》是暧昧的,也是严肃的;是调侃的,也是认真的。<br> ——朱其<br><br><br>李山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就像他另类的生物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独树一帜,让人觉得好奇、想去一窥究竟,而又不想过于亲近而倾向一种冷冷距离感的感觉。我们很难去界定李山是什么固定的风格,或者很难把他同那个敏感又伤痕累累的时代划上等号,因为他总是在变,在突破自我,在探索艺术的真髓,而且是以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不过,李山早期的“胭脂”系列和最近在创作的生物艺术系列,是他的两块最大的主题。李山自己谈到“胭脂”时说:“《胭脂》是一个成长过程。”从最早的《扩延》系列到随后创作的《胭脂》系列中从关心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关注个人的文化背景;转而又着手创作《阅读》以关心生物本身(苍蝇、鱼、飞蛾等)。这是一种跨越,也常常让人难以捉摸。也真的有许多不明之物在李山的头脑中活跃着,他们来去无踪,让我们产生莫名的神秘。<br><br>李山《胭脂》系列的创作始于1989年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在1993年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中,“胭脂”系列作品集体亮相。从此“胭脂”成为李山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名片。李山在“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展览目录里说:“‘胭脂’在我这里是动词,企图把什么胭脂去掉时,这并非是一种意愿或方法,而是陈说一种态度,它滔滔不绝地告诫,艺术与作品、艺术家无关……艺术一旦受到关注,就成为其自身的蹩脚复印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就李山看来,近代的知识分子与古代的知识分子已离开很远,似有“人心不古”,针对这种情态,李山在创作中放弃了现实的意义而回到表层,因为这样的思考不存在针对性,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李山之所以创作“胭脂”一来在于追求意义的放弃,二来则似乎在思考与媚俗现象的联系。早期的《胭脂》系列无疑含有“政治波普”的意味的。随后,李山的《胭脂》借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象性身体。《胭脂系列》,李山以柔媚的粉红色与流畅连绵的线条,绘制盛放的荷花形花瓣,色泽温润又柔和,有一种低调但精致的华美。他创作的色彩鲜艳、波普风格的肖像涂着口红、手持莲花,受到众多收藏家们青睐。李山的作品色彩明亮、风格强烈,多使用喷笔技艺。他的《胭脂系列-年轻的毛主席》创造出一个雌雄同体的政治形象。<br>《胭脂系列—1995》<br><br>胭脂系列是李山最为知名的代表作品,这个系列借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象性身体,表达了一种寓言性的个体经历和感受,大胆得为观者展示了一幅幅带有玩味意趣的政治图像。此幅作品中,以粉桃为花置于画面的最顶端,由黑白两色勾勒出的一个政治人物形象手执花朵,正义凛然,而丰腴的天使却正朝其脸上撒尿。整个画面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调侃意味,政治权威的被解构和被戏虐展现无遗。然而,细细品之,却又从那嬉笑之中跳脱开来,让人不禁开始反思,更看到了李山自己对于现世的思索和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br>",
"specialCode": "W11061",
"hammerprice": 580000,
"status": 4
}